点击次数:3337
获奖年度2023
专业分类工业工程设计
获奖等级二等奖
设计单位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人员詹超、洪新、穆汉平、罗纬邦、刘涛、韩刚、李转宁、张博、童亮、员继军、徐芊芊、杨恒阳、余林、樊一平、杨存喜、李燕波、余航、安尼瓦尔·买买提、杨生荣、努尔古丽
项目简介
阿图什市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位于克州境内,供水工程地跨克州的乌恰县与阿图什市两县市,工程开发任务是在满足乌瑞克河流域各业用水的前提下,利用麻扎尔塔格水库作为调节水库,在不影响麻扎水库下游灌区灌溉的情况下向阿图什市工业园区、南山坡绿化工程、阿图什市康泉水厂(城市自来水水厂)、阿扎克乡、松塔克乡、昆山产业园和小微产业园的供水任务。
工程取用乌瑞克河地表径流,取水口位于乌瑞克河出山口上游约6km处,受水区距阿图什市18km,喀什市20km,吐尔尕口岸36km,南邻314国道,由管道输水至阿图什市工业园区。
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Ⅸ度,管线全长74.72km,总落差981m,年供水量1602万m3,设计供水流量1.08m3/s,设计最大供水流量1.62m3/s;该工程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11月正式通水,2019年6月12日完成了竣工验收,至目前为止已正常运行5年。
项目方案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贯穿于整个工程的设计研究中:
1、本工程管道输水是集长距离、大落差、复杂地形、高地震带、供水流量不均匀、供水系统复杂于一体的重力式管道输水,目前疆内实例较少。管线全长74.72km,总落差981m,地震基本烈度为Ⅸ度,全线采用共8级分段消能设计,并在疆内同规模供水工程中首次采用性能可靠、运行灵活方便的在线式调流调压消能阀,积累了宝贵的设计、运行管理经验;管道沿线穿越乌瑞克河河道、恰克马克河河道、山前洪积扇区,同时多处与天燃气、石油管道交叉,采用输水管线深埋的方式穿越天燃气、石油管道,并对输水管线增加防爆、防腐、防静电等防护措施;对高地震带的管线布置及管道连接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为本管道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国重力式管道输水技术积累经验。
2、管线全线采用多种管材、多种管径、多种连接方式,包含球墨铸铁管(DN1200单管,承插式、自锚式接口)、涂塑复合钢管(DN700~DN1000单管、双管,承插式、螺旋焊接口)、螺旋焊钢管及PVC-UH管,基本覆盖了疆内供水管材常采用的全部管材及管径形式;在设计及现场施工中通过大量的实验及研究建立了多种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了管道的安装质量及效率,同时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选择管材及连接形式,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投资,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渠首采用截渗墙及廊道式渗渠、渗管结构型式取水形式,为了保障枯水期引水,保障廊道式渗渠顶部的渗透水头,增加枯水期的引水量,同时也为了减少渗漏,延长渗径,在平行主廊道的下游10m位置采用砼截渗墙深入河床下45m,截取地下潜流以壅高水位,在南疆干旱少雨且河道高泥沙含量地区此类取水方式较为少见,为今后的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4、管道全线采用先进的供水监控、光纤传输、语音调度管理、视频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监测设备,可在阿图什供水工程管理站对整个供水系统的管道压力、水位、流量、阀门启闭、闸门启闭及蓄水池水位等重要工程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及远程调度,这种建设管理思路在当时较为先进,初步实现了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今后实现完整的数字孪生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进智慧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
5、工程沿线穿越区多为居民区和耕地,施工临时占地及工程弃渣占地问题较为敏感和突出,设计中结合当地交通条件,在不大幅增加运距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同时精细化进行土石方平衡计算,最大限度实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量,从而减少施工占地,降低了工程施工对当地的影响,确保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
6、本工程为线型工程,输水管道沿线居民点、耕地和专项设施分布较为密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征地移民专业与施工组织设计、水工设计等专业密切配合,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少占用耕地,避让居民区,减少搬迁户数,优化专业项目迁改建方案,将工程建设征地对当地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同时达到减少工程建设征地补偿费用的目标,使工程既能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又能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