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今天是 

2019年乌鲁木齐市城北地下输油输气管线探测工程

点击次数:3106

点击主图可以查看设计原图

获奖年度2023

专业分类工程勘察

获奖等级三等奖

设计单位乌鲁木齐市城市勘察测绘院(乌鲁木齐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设计人员吴凯、李忠杰、孟凡强、董传辉、张伟伟、杜亮亮、付钟、曾宪江、孟伟、贾子奇、皮少杰、胡宗浩、王新荣、张哲、佟兵辉、陈云涛、魏筱筱、牛建辉

项目简介

(一)项目总体介绍

根据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预警平台中输油输气管线资料需要,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档案馆(甲方)委托乌鲁木齐市城市勘察测绘院(乌鲁木齐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我院)进行乌鲁木齐市城北输油输气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城北输油输气地下管线探测管线保护区域地形图测绘工作。

(二)项目规模

项目对乌鲁木齐市城北区域内(主要位于米东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甘泉堡工业园区及临空经济区等)长约185KM的输油、输气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并完成了沿管线带宽80-150米、1:1000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测绘。

项目共计完成1:1000比例尺管线探测入库438幅,探测测量综合管线185公里。

(三)复杂程度及影响程度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和“安全线”,尤其是输油气管线管理不当对城市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我市的发展,急需开展我市对城市用地分割和严重影响的输油输气管线的普查工作。我院作为2019年乌鲁木齐市城北地下输油输气管线探测工程》中标单位,负责查明城北输油输气管线的埋设情况、同步开展管线保护区域地形图测绘。该输油输气管线存在埋设范围广,跨度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埋设变化较大,且埋设时间久远,收集资料极其有限等难点,给探测带来较大的难度。

历时一年的探测工作,我院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本次探测工作。探测成果为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规划提供详实、准确、现势的输油输气地下管线成果,从而避免对城市用地造成严重分割,为城市空间安全发展、工程施工、自然资源管理、管线运行、安全生产应急和防灾减灾等保驾护航,避免事故发生,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乌鲁木齐市城北输油输气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管线埋设范围广,跨度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埋设变化较大,且埋设时间久远,收集资料及其有限,给探测带来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该项目技术难点,我院进行充分研究和技术创新,圆满解决技术问题。该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

1、多种地球物理探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此次探测管线存在:检修井、裸露点等明显点极少,埋设情况复杂,原油、成品油管线同沟铺设,燃气管线多条并行等特点。针对以上特点,首先利用多方收集的参考资料避开干扰管线,其次采用多种综合探测技术进行探测,并通过现场方法试验选定最优采集参数解决管线精确探测难题,确保探测成果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

在感应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压线方式,主要采用:

1)水平压线法。根据发射机线圈垂直偶极子施加信号时不激发其正下方管线而激发临近管线的特性,将发射机平卧放在邻近干扰管线正上方压制干扰管线,突显目标管线信号,有效对同沟铺设管线及平行密集管线进行探测。

2)垂直压线法。根据发射机线圈水平偶极子施加信号时,线圈正下方管线耦合情况最好的特性,将发射机直立放在目标管线正上方,对埋深不大,平行间距大的管线进行探测。

3)倾斜压线法。当管线密集重叠,且间距较小时水平、垂直压线法探测效果都会不好,可采用倾斜压线法,通过调整发射机摆放姿态,使发射线圈轴向面对干扰干扰管线,且尽可能将发射机放置目标管线上方。

除此之外,在丰富探测方法的同时,采用圆形搜索的作业模式,对复杂管线路段采用多种探测方法进行重复验证,有条件时进行开挖验证。

2、一体化采编作业模式

采用便携式小型成图系统采集器进行全野外数字化作业,自主开发了数据录入系统,通过与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配套使用,实现全野外数字化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我院《一体化电子平板外业采集系统》已实现,测绘设备通过蓝牙实时传输测量数据至平板电脑端,即作业现场实现了即测即录。

3、地下管线数据标准的建立和应用

为进一步规范乌鲁木齐市地下管线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应用服务,促进乌鲁木齐市智慧城市、大数据建设中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规范应用,结合已有的地下管线数据要求,以该项目为试点,制定出了乌鲁木齐市地下管线要素分类、编码、符号和属性规定,为乌鲁木齐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注》DB6501/T 021的编制、发布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一体化生产平台的完善和应用

将地下管线数据标准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嵌入到我院的《地下管线数据一体化生产平台》中,内业通过导入表导入《地下管线数据一体化生产平台》,自动生产管线图、成果表、入库数据。该平台还定制开发了管线数据地理精度、逻辑一致性、整饰质量等自动检查功能,通过实践验证了该平台的高效、准确,大幅提高了该项目的生产效率。

本工程对乌鲁木齐市城北区域内(主要位于米东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甘泉堡工业园区及临空经济区等)长约185KM的输油、输气地下管线进行探测。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测量、物探探测等方法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调查了管线的管径、材质、埋深、走向、点位坐标,查清了范围内管线输送源头、目的地、埋深年代及相应的管线权属单位,并完成了沿管线带宽80-150米、1:1000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测绘。

项目共计完成1:1000比例尺管线探测入库438幅,探测测量综合管线185公里。

该项目合同金额达二百余万,直接经济效益较好。

2019年城北输油输气管线探测工程项目是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建设重点项目,项目成果应用于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预警平台,为乌鲁木齐市城市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供及时、准确、现势的输油输气地下管线信息成果资料,为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档案馆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以后的长输管线项目积累了技术经验,为乌鲁木齐市建立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该项目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保证市规划局完成了乌鲁木齐市输油输气管线的梳理工作,获取了城北甘泉堡工业园、米东区工业园及临空产业园等重要区域的输油、输气长输管线的基础数据,给城市合理规划利用土地,避免对城市用地造成严重分割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间接经济效益良好。同时为城市空间安全发展、工程施工、自然资源管理、管线运行、安全生产应急和防灾减灾等保驾护航,避免事故发生,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是我市长输管线探测项目的试点,对规范我市长输管线及其它各类专业管线探测具有指导意义。项目的实施为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DB6501/T021-2021)第二部分地下管线数据标准编制提供了实践验证,在全疆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