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次数:3242
获奖年度2023
专业分类工业工程设计
获奖等级二等奖
设计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人员牟磊、王伟、吕平洋、盖起磊、何伟燕、姜春艳、贺国权、王皓、杨乐、熊晓薇、苏启航、朱智伟、杜秀林、陈玉德、刘敏、徐利忠、张玉、张赫
项目简介
1.结构设计 本工程光伏支架拟采用固定型钢支架型式,支架倾角为18°。支架布置根据地形条件设计成大小两种,一种每组支架单元由54块容量540Wp组件组成,光伏组件采用竖向布置,2行27列排布方式,单立柱方案,每组7根,PHC管桩基础,南北向间距约7.7m,东西向间距4.7m;一种每组支架单元由26块容量540Wp组件组成,光伏组件采用竖向布置,2行13列排布方式,单立柱方案,每组4根,PHC管桩基础,南北向间距约7.7m,东西向间距4.1m。 本工程选取桩基型号为PHC-70-AB型,桩长11m,直径300mm,埋深塘底7.7m,基础顶面高出塘底3.3m须通过试桩确定最终长度。 钢材防腐采用采用镀锌铝镁工艺和热镀锌。组件与檩条采用镀锌螺栓及压块双保险连接。支架与基础埋件采用焊接固定连接,柱脚采用固定支座,其他杆件连接均采用铰接连接。在支架纵向与立柱间设置斜撑,以保证支架纵向稳定。 2.光伏场区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规划光伏区用地224.02公顷,约3360.23亩。场址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19°35′18.55″,北纬34°28′42.62″。 本工程直流侧容量为200.01276MWp,全部采用540Wp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共计6911组支架,其中2×27支架6811组(每组支架上下两层各布置27块组件),2×13支架100组(每组支架上下两层各布置13块组件),采用固定式支架。为满足装机为满足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要求、兼顾渔业养殖方案本工程采用18度倾角,支架南北向基础中心线间距为7.7m,分48个发电方阵单元。
3.电缆选型及敷设 本工程为渔光互补项目,工程建设期及运行期池塘始终有水,光伏专用电缆及低压电力电缆采用桥架敷设,高压电缆采用直埋方式,埋于池塘间的塘梗上。项目对电缆选型要求较高,根据GB 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电力电缆均选择交联聚乙烯电缆YJV23,增加防水性。 (1)光伏组件串联后接入逆变器的光伏电缆,在裸露处需穿管保护;逆变器至箱式变压器的交流电缆,采用桥架+直埋方式接入变压器低压侧,出地面处采用穿管保护。 (2)墙洞、盘柜箱底部开孔处、电缆管两端处采用防火封堵。 (3)电缆防紫外线照射措施:所有室外电缆敷设采用桥架+直埋、穿管或沿光伏组件下面敷设,以避免太阳直射,提高电缆使用寿命。 4.接地设计 本工程有两种运行工况,平时鱼塘注满水的工况和每年的晒塘工况,在晒塘工况下,箱变周边均为干燥土层,对接地网要求高,设计需按照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保证在所有工况下接地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接地网按照晒塘工况进行施工。 对于光伏方阵接地的设计方案,光伏组件间通过其金属边框上专用接地孔采用6mm?单芯绝缘铜导线可靠相连,每个组串两端通过6mm?单芯绝缘铜导线与支架可靠相连,支架间采用-50×6的热镀锌扁钢可靠相连,这样每排光伏支架可靠连成一体后,再从两端利用-50×6的热镀锌扁钢引至水平接地网,水平接地网采用-50×6的热镀锌扁钢,这样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及光伏区主地网便可靠连成一体。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采用共网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按不大于4Ω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