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今天是 

乌鲁木齐市苏州路东延(东二环路-大学路北延)项目

点击次数:3319

点击主图可以查看设计原图

获奖年度2023

专业分类市政公用工程设计

获奖等级一等奖

设计单位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人员徐卫光、陈金奎、周骏、房星华、李锦秀、韩庙松、周康静、韩广魁、张义、李春、张振东、甘金城、赵盈盈、王慧、袁国强、李鑫、郑红伟、詹发元、张洛彬、谈文鑫

项目简介

苏州路东延(东二环路-大学路北延),道路西起东二环路(新建苜蓿叶互通立交),向东终点至大学路北延,道路全长约5.1Km,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互通立交、照明、消防、污水、雨水、缆线廊道、河道改造等。

1、项目重要性及建设意义

(1)本项目是河马泉新区内部以及与主城区联系的重要通道,项目的建设对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河马泉新区的开发建设、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本项目的建设,强化乌鲁木齐核心辐射作用,完善乌鲁木齐路网格局,促进乌鲁木齐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推进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的需要。

(3)南至温泉东路-观园路,北至七道湾东街-九道湾路,西至七道湾南路,东至绕城高速(东线),合围约79.2平方公里范围内,路网密度远远低于规划控制指标,由此造成了该片区目前交通服务水平较低;且快速路为南北向东二环路,东西向交通通达性较低。本项目的建设将均衡全区路网结构,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使得快速路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满足乌鲁木齐东北部片区东西向交通需求。

(4)本项目的建设将在乌市中部形成东西贯通交通干线,使得规划通道内沿线土地的交通可达性得到极大改善,提高地块使用价值。本项目沿线主要以荒山绿化地为主,项目的建设将加快道路两侧土地的开发利用进程及公共环境的改善,提升道路沿线土地价值。项目研究对促进道路沿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5)目前,项目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匮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该道路的建成将与现状七道湾路、八道湾路、东二环路及绕城高速形成系统的路网骨架,将沿线几大区域联系在一起,完善城市体系。本次各种地下管线及照明等配套设施齐全,将大大改善区域人民群众和企业单位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2、项目难点及解决方案

(1)互通立交布设

本项目工程起点为东二环路,东二环路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路,本项目设计标准为城市主干路,为满足本项目与东二环路交通流快速、顺畅转换的需求,结合项目所在位置地势开阔,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等地形特点,设置一处全苜蓿叶互通立交。利用苏州路及东二环路两侧分别设置的辅道作为两条道路的集散车道,左转的4条匝道采用环形匝道,各方向右转匝道采用直连式匝道布置在外侧;各匝道连接集散车道,并通过设置在互通两端的东二环路地面出入口与主道连接,实现各方向交通转换。沿苏州路、东二环路方向的人行道通过两条道路辅道外侧人行道、立交区人行道、跨线桥外侧人行道、人行天桥、地道等进行绕行贯通,所有与机动车道交叉位置均为立体交叉。

(2)顺层岩边坡支护

本项目在K6+780—K7+260段道路北侧为顺层边坡,岩质为中风化基岩、强风化基岩,岩层倾向为∠201°∠33°,边坡开挖后岩层坡脚破坏,春季坡面雪水融化,边坡剥落表层岩随岩层层面滑移,根据地勘实验结果,该岩体具有膨胀性,属于膨胀性岩体边坡。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专项支护处理,从项目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上进行综合考虑,按照削坡坡顶不超征收蓝线原则分段落对坡顶进行削方和岩石喷锚支护,将高边坡最底层两级边坡坡率调整为1:1.75,以上边坡按喷锚支护。同时支护施工遵循分级分区实施原则,“随挖随支,及时封闭,严禁超挖”,最大限度地缩小开挖面的裸露面积和时间。目前苏州路东延道路已通车运营两年多,道路边坡未出现表层岩滑移现象,边坡安全稳定,因此对于在顺层岩边坡采用削方和岩石喷锚支护是可行的,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管线综合BIM设计

本项目涉及新建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缆线廊道、综合管廊等。为了解决传统二维设计中的碰撞冲突,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错漏碰缺的问题,本次设计对管线及附属构筑物进行真实且精细的BIM模型创建,使管线整体布局有序、合理、美观,大大的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质量,提升了设计品质。

(4)不同产权单位管线与道路路基回填标准的统一

为保障管沟压实度与路基压实度衔接,道路建设范围内管线胸腔土回填后由按道路标准实施剩余回填工作。回填胸腔土界面以管顶50cm计,技术指标按各管线设计文件执行;该界面以上按道路标准实施,技术要求为:回填材料采用级配砂砾,分层碾压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25cm,压实度同道路工程压实度要求。避免道路不均匀沉降。

(5)检查井井盖加固处理

根据规范图集市政道路上检查井井盖周围无保护措施,在车流量较大或重型车辆路过时,易对检查井周边造成破坏,从而引起检查井及周边路面下沉。本次设计采用防止井盖下沉的卸荷装置,在检查井井盖支座外侧围绕设置有卸荷板,并在卸荷板内部设置有竖向支撑柱和横向加强筋,卸荷板能够对检查井井盖周围进行支撑,能够有效防止检查井周围路面的下沉;并且通过在卸荷板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装置,当车流量较大或重型车辆路过时,卸荷板受到的压力较大,卸荷板顶端挤压支撑板,使得支撑板挤压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对支撑板具有向上的作用力,而支撑板向下移动时,连接杆推动滑块相互靠近,使得两个滑块挤压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产生的反向作用力能够使得两个滑块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支撑板向上移动,缓冲装置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能有效缓解机动车跳车现象。

(6)道路景观与河马泉片区建筑风貌结合

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总方针,将河马泉新区建设成为乌鲁木齐市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示范区。道路建设人行道铺装样式采用差异化的深色点状、工字图案、数字符号进行点缀。创造河马泉新区整体有序的景观环境,体现新区的文化特质,打造品牌化名片。

3、形成相关成果

(1)河马泉基础设施外观方图册本

(2)河马泉新区管线建设时序计划

(3)河马泉新区市政道路设计指导书

(4)河马泉新区市政道路设计指导书-图册

(5)乌鲁木齐市河马泉新区市政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指导手册

(6)乌鲁木齐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挡指导手册

(7)新型装配式施工围挡实用新型专利

(8)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的探讨(工程建设与设计)

(9)预制装配式管廊接缝止水技术(工程建设与设计)

   相关成果的编制为河马泉新区市政道路设计和建设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也为乌鲁木齐市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用过程的高质量保证结果的高质量,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