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次数:3097
获奖年度2023
专业分类水系统工程设计
获奖等级三等奖
设计单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设计人员陈文娟、段疆凤、孙杰、李银、周哲文、朱飞、龚程、毛海燕
项目简介
水泉子(萨拉尔布拉克苏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境内,该区域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东临乌兰达布森,西接哈萨克斯坦,北与塔城地区接壤,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该区域距阿拉山口政府直线距离3.0km,距离居民生活区距离1.5km,紧邻综合保税区。坐标介于东经82°35′~82°36′之间,北纬45°10′~45°11′之间,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14.16平方公里,本次项目治理区域面积为1416hm?,直接治理区104.86 hm?,本次工程新建河道坡式护岸总长为4.22km,减少河段侵蚀程度,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确定本次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护岸工程等别为Ⅳ等。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项治理措施布置为:对项目318国道以南综保区东北角萨拉尔布拉克苏河段强度治理区主沟削坡,整治岸线长度4.22km,消除不稳定河岸坎,减缓坡度,消减助滑力,对西侧火车货场基坑排水渠进行整治,长度为1.75km,综保区北门以东修建1.23km排水渠;用于防护水毁严重、危及综合保税区道路和房屋安全的河岸进行防护,提高防洪能力,保障当地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
沿该主沟及西侧支沟沟道上下游及坡地撒播草籽做植物恢复,治理面积104.86hm?。
对河滩荒地进行治理,根据其坡度、土质、土层厚度等条件,选择既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由能够保水保土的树种及草种增加植被开展水土保持林草建设,建设水保林41hm?。
对项目区内上游及下游其他轻度侵蚀区林草地带全部采取封禁措施,统一实行封育管护,封禁面积1296hm?。
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造成侵害。对河道左右岸采取水保护岸工程,防治河道两岸水土流失,保护河道两岸原有植被;通过增加植被林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蓄水保土能力,减少风蚀,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设计原则:加大项目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封为主,封禁结合;以人为本,依法管护;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一、项目区现状
1、水土流失状况:水泉子(萨拉尔布拉克苏河)治理面积1416hm?,本次直接治理面积为104.86 hm?,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风力侵蚀为辅。本工程项目区内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状况: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暴雨形成的洪水频繁发生,坡面洪水频发,对沟道的水力侵蚀,造成坍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风力侵蚀:由于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低,大风天气裸露的地表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扬尘。
2、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提高河道的抗洪、抗冲能力,并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降低水土流失量,经计算项目区每年水土流失量达 9.75万吨。采取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水土流量,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促进项目区的农牧业发展。
二、治理目标
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根据确定的防治标准,本工程设计水平年的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 70%,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 0.8,林草植被恢复率 20%、林草覆盖率 25%。
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项目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 99%,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 73.3%,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 0.81,林草植被恢复率 21.6%、林草覆盖率 27.9%。林草覆盖率的增加,将其成为水泉子(萨拉尔布拉克苏河)的绿色屏障,项目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三、实施完的水土保持监测
1、监测内容:项目区风蚀的监测内容风蚀强度、降尘、土壤含水量、土壤坚实度、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度等地面覆盖、土地利用与风蚀防治措施等。
2、监测点位设置:工程建设期原地貌状态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量是不同的,需要对其进行定点监测,初步拟定建设 2 个水土保持背景值监测小区,布设在东侧主沟以及西侧支沟的强度区。
四、运行管理
为提高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计划在全疆内开展考察学习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造林技术、牧场种植技术等。项目管理机构成立项目培训站,全面负责实施项目培训。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
配置纳入项目技术支持服务建设内容。项目实施中,与上级水保主管部门建立长期业务联系,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直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对先进实用技术及时进行示范推广,提高项目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