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次数:3224
获奖年度2023
专业分类建筑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设计、传统建筑设计)
获奖等级一等奖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
设计人员刘恒、王斌、林佳琳、徐哲文、杨茜、刘斐、曹汉涛、金辉、李海、李隽、崔玥、云岭东、冯菊梅、尹迎、张弓
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铁片区,用地为不规则的近三角形台地,北临峨眉山路,南为城市主干道天鹅湖路,西面是城市景观环岛,周围道路基地高差复杂。
根据基地现状分析统一规划布局,将档案馆主要分为办公技术用房,对外展示用房,档案库房以及附属用房几个部分。南翼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景观条件,主要布置办公和技术服务用房,档案库则单独布置于用地的东侧,首三层依据场地的不规则形状和地势呈现层层错落的盒子,内部主要布置展览和阅览等对外服务用房;层层叠叠的盒子缝隙和平台形成交通与屋顶绿化休息空间,同时与基地西北侧的城市景观环岛相呼应。主要功能体块进行穿插形成整体,并且与相邻的通信管理局建筑形态相统一。
建筑主体由多个功能和大小不同的体块穿插咬合形成,室内室外空间统一,形式逻辑一致。多运用石材体现历史的厚重感,通过节能计算与计算机编码规律的结合形成即合理又有规律的立面肌理。整体造型简单、大气,不失文化感。
室外空间组织中交叠的体块顺势插入室内,使得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整体统一、变化丰富。体块的穿插错落、交叠的廊道与连桥、大大小小的洞口、豁然开朗的室内庭院,体块顶部的屋顶活动平台,空灵通透的屋顶天窗均使得空间层次变化丰富,让参观者感受到室内-室外-室内等多维度的空间。
景观上打破了纯粹室内室外的界限,尝试将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位一体的融合,打破相对的独立性以达到景观环境空间一体化统筹考虑。顺应西侧景观环岛对应的错落的地势环境布置层层交叠的展示空间、错落的平台、室外的景观语言和建筑的体块穿插犹如一个有机体,巧妙地运用相同的交叠方块母题和连与通的处理手法。用人为的中庭营造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展示空间设置多个景观内院通向室外蓝天,建筑主体首二层体块穿插形成的屋顶又是供人们休闲的绿色平台,又把室内引到了室外。
乌鲁木齐昼夜温差大,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保温与通风,严格控制体形系数,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光蓄热。通过合理的整体布局,使得不同功能拥有自身有力的自然条件,办公技术区拥有良好的采光,档案库具有恒温恒湿并且独立设置的优势,公共空间通过中庭很好解决通风与采光问题,立面窗系统自身具有自遮阳与减少冬季积雪荷载的作用。同时选择当地生产较多的石材和混凝土,力求做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将绿色概念体现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