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次数:4010
获奖年度2021
专业分类建筑工程
获奖等级三等奖
设计单位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人员黄萍、马杰、潘建军、朱少华、文风、冯建慧、常红英、胡春林、杨玄钧、吴红文、何晓涛、贺强、唐坚梅、石磊、陈敏
项目简介
克拉玛依市实验检测研究院实验检测中心工程,旨在建设成为西北最大、最先进、最全面的实验检测中心。建筑用途(性质)公共建筑(试验检测类),造价约24500万元,总建筑面积38124.45m2,建筑高度23.4m。位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长征路以东、准噶尔路以南。
1、设计立意:由于建设用地紧张,室外管线路由复杂,现场周边多废弃厂房及院墙,道路两侧及建筑周围无足够间距布置,对道路、绿化、人防等设计都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总平面布置上外部预留足够的消防环道,根据用地形成确定建筑形体,总体造型采用矩形,通过细部的改变,将直线与曲线结合起来,不同的造型结合,室外构架与室内的设计结合起来,创造出兼具功能与美学的实验室。
2、平面设计:本项目入驻单位多,实验检测人员共计273人。如何协调建筑内部流线及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是建筑设计的难点。设计中注意相同需求实验室的合理安排,以降低建设成本。如相同或相近层高要求实验室设计到相同楼层,对上下水有需求的实验室安排到相同的立面等。同时既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实验室的个性需求,又要考虑满足实验室个性需求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一方面保证实验室使用时实验人员的安全、设备安全的要求一定要满足,另一方面对于不合理的需求要加以限制。设备系统主要分为生活区系统部分与实验区系统部分。最终建筑分为A、B两座,将市政和油田分流,同时通过建筑单体内的楼层划分不同的下属检测项目,并且在同一层内区分实验区与非实验区,这样既保证了后期实验室的系统设计的方便,同时又保证了各家单位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要求。同时在场地中庭处留出了中心绿化景观,为场地内的试验检测人员提供一定的休闲空间。
3、建筑模式控制:从实验室建筑基本模数出发(按试验台尺寸和人员操作空间需要),确定合理的开间进深,采用8.1m×8.1m的模数,既能满足实验室灵活性需要,也能保证地下停车的利用率。配置中将大而重,防震要求高的设备布置在首层。把洁净度要求高的房间尽量布置在顶层;同时对洁净实验室单独进行分项设计。设计不仅注意工作空间的布置,也很重视小环境的设计,每层布置由工作研讨室和休息室,保证各家单位使用人员的工作环境。
4、试验室器具选择:对于实验室的家具按照实验室的性质去设计及选择,做到安全第一且实用,兼顾美观。实验台的材质选择防腐耐用材料;对于在每层设计的气瓶间严格控制气瓶数量,防爆柜要选择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产品,
5、材料选择:楼内装修不仅能保证设备高效的运行而且能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从而激发科学工作者的灵感。实验室装修也按照实验室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到安全第一且不影响设备使用,材料不仅要满足实验室的使用要求,同时要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6、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造型追求简洁、明快的形式;局部使用圆角,透空等设计手法,利用色彩、光影、虚实的对比,显示时代感和科研事业向上奋进的精神。墙面以银白色一体板为主,局部使用亮色点缀,勒脚处采用干挂深灰色薄石材。
实验室设计主要特点:
1、建筑布局:实验区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及行政用房组成。实验用房有实验、检测、研究等功能;辅助用房指机房、冷库、危险品库、供应室、计量等辅助房间为实验用房提供支持保障,行政用房主要是接收实验样品、信息等业务往来的区域,布局保证流线清晰,互不干扰,安全健康。
2、区域空间布局:本项目实验室室内净高考虑实验仪器设备的尺寸,楼层层高4.5m,除了梁高及系统管线高度,最低保证3.0m净高,满足要求。实验室内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宜小于6.6m;实验室标准单元进深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不宜小于6.6m。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密闭性及隔热性,且宜设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
3、实验区装修设计:实验室用房地面采用防滑地砖或PVC地面,实验区内隔断采用半玻璃墙或落地玻璃墙,半玻璃墙可采用玻璃与硅钙板、玻璃与砖墙组合,其中硅钙板或砖墙部分可喷乳胶漆或贴陶瓷砖。实验区门加设门禁系统及警告标识。
4、实验废水处理:实验室废水主要来自入住单位实验室。实验室废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 量少, 间断性强, 高危害, 成分复杂多变。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 可以分为实验室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两大类。不同的废水, 污染物组成不同, 处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本着分类收集、及时处理、 以废治废和降低成本的原则。本项目采用收集+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实验废水。对于难降解的含油、含重金属、氢氟酸等含危险化学品废水采用定期收集的方式统一送至第三方专门废水处理机构统一处理,严禁直接倒入下水系统。于一般的实验废水,经过管道收集后统一输送至新建的实验室废水综合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5、通风处理:通风系统由通风设备、通风管道、风机、控制系统组成。本工程的通风将采取机械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设置原则是有毒、无毒分开排放,有机物、无机物分开排放。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相同功能房间组成标准单元独立排风。各类检测、分析、实验室设排风系统(集中或分散或局部柜式),排风量高于新风量,维持一定的负压;进风量为排风量的70%。各类标本制备和试剂制备区,设排风系统,排风量低于新风量,维持一定的负压。实验室按照相同排放气体种类进行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分为有机、无机、酸、碱、微生物检验以及石油类、沥青、苯类毒性气体,不同标准单元设计独立的排风系统,分别处理排放。实验室通风设备均采用变频通风控制系统,通过通风设备的使用量自动调节风机的运转,提高工作效率。
6、废气排放:实验室排气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排放具有间歇性,排放总量小。按照不同标准单元设计独立的排风系统,分别采用过滤、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排放。实验室通风机设在屋顶机房内隔离噪声。各类循环泵、通风机、防排烟风机则选用高效、低转速、低噪声设备,并对此类设备的基础设置减振装置,通风设备的进出口、送、回风管道处设消声设施。
7、实验区配电:二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采用UPS供电,消防主机及监控主机(含通信设备等)分别采用独立UPS设备供电。实验室重要设备负荷均采用UPS供电,在地下一层UPS间内设置2组500kVA 60min UPS电源。另针对农畜产品检测的长时间生化反应实验设备用电需求,于其所在楼层单独设60kVA 480min UPS电源1组。各UPS应具有自动旁路功能。
8、智能化设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LIMS”)是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表分析技术为一体,运用于实验室的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以达到满足实验室管理上的各种目标的集成系统。
通过“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以实验室为中心,将人员、仪器、试剂、实验方法、环境、文件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实验网上分配任务、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发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性支持,是连接实验室、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
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全方位地对整个实验室的运行实施管理,实验室可以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促进实验室整体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科研水平、减低运行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LIMS是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